重阳

首页 » 常识 » 预防 » 唐诗中与登高有关的诗歌下
TUhjnbcbe - 2023/4/2 17:46:00

文章盘点了三首与登高有关的诗歌,今天继续盘点。

虽然已经过了重阳节,但是,登高却是永远的。

古人登高,除了登山,就是登楼,登高望远,登高怀古,思索人生哲理。

第四首:《登幽州台歌》陈子昂

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

念天地之悠悠,独沧然而泣下。

向前看不见古之贤者,往后看不到当今明主,一想到天地之间悠悠无尽,我就倍感凄凉而独自泪下。

这首诗很短,感觉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,但是,诗人就此打住,不再继续。

作者陈子昂是四川梓州(射洪)人。

他是一个具有*治见识和*治才能的文人。经常直言敢谏,对武后朝的不少弊*,提出批评意见。

然而,他却不为武则天采纳,并曾一度因“逆*”株连而下狱。他的*治抱负不能实现,反而受到打击,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。

万岁通天元年,契丹李尽忠、孙万荣等攻陷营州。武则天派武攸宜率*征讨,当时,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,于是,他随*出征。

可是,武攸宜为人轻率,少谋略。次年兵败,情况紧急,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,武则天却不允。随后,陈子昂又向武则天进言,武则天不听,反把他降为*曹。

诗人接连受到挫折,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,因此登上蓟北楼,慷慨悲吟,写下了《登幽州台歌》以及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》等诗篇。

幽州是古十二州之一,现今北京市。而幽州台即*金台,又称蓟北楼,其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,是战国时代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。

诗人登上幽州台,联想到自己的身世,自己怀才不遇,心中感怀很深,站在幽州台上,他感受到莫名的孤独,往前看,看不到古代的贤者,他们都随着历史风云烟消云散了。

往后看,看不见来者,这个来者当然不是一般的人,他需要见到明主,但是,如今明主太少了,可以说自从燕昭王以后,有谁能够为了招揽人才而修筑*金台呢?古人很多,君王不少,但真正重视人才的却很少。

这两句时有一种时空跨越之感,尤其是时间上的延续。

而后两句,念天地之悠悠,又有一种宇宙的苍茫,生命在宇宙中如此渺小,于是,他突然产生一种无力感,这个无力感不仅仅是陈子昂的,更是人类的,面对宇宙,谁都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。

这样一来,什么功名利禄,什么荣华富贵,甚至雄心壮志都如同浮云一样,不足以挂在心上。

俯仰古今,诗人感受到时间的绵长;登楼眺望,更感觉空间的辽阔无限;诗人孤单悲苦,但却有一种看开了的感觉。

诗句前后相互映照,格外动人。

第五首:《*鹤楼》崔颢

昔人已乘*鹤去,此地空余*鹤楼。

*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

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

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

昔日的仙人已乘着*鹤飞走了,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*鹤楼。

*鹤飞走了,一去再也不回头,千年以来,这里只有白云飘飘悠悠。

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,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。

时至*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?看江面烟波渺渺更让人产生忧愁。

大诗人李白每到一个景点都要写诗,到*鹤楼自然也想赋诗一首,结果,看到崔颢的这首诗,读完后,一向高傲的李白服气了,他写不出诗来。于是只得扼腕叹息。

接着在墙上写道:“两拳打碎*鹤楼,一脚踢翻鹦鹉洲。眼前有景道不得,崔颢题诗在上头。”搁笔怅然而去。

诗人就是不一样,说不写诗,可是写下的还是诗,只是,有点不文明啊!

而崔颢这首诗就这样成为*鹤楼的广告语,也成为唐诗中的第一。大概杜甫还没有写出登高。

崔颢(年-年),汴州(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)人,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公元年)的进士。

崔颢都成为进士了,22岁的李白还在隐居,还没有出川傲游。

崔颢起点高,当了进士,官至太仆寺丞,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。

唐朝本来就是诗歌的天下,人人都写诗,科举也写诗,连跟主考官套近乎也写诗。因此,诗人满天下也不奇怪。

而崔颢的诗《全唐诗》四十二首。崔颢秉性耿直,喜欢喝酒(诗人哪有不喝酒的),喜欢美色,向往游侠生活(这倒跟李白很像),才思敏捷,其作品激昂豪放,气势宏伟,著有《崔颢集》。

诗人从*鹤楼的传说起笔,*鹤楼是因为一个叫费祎的人驾鹤成仙得名,费祎成仙后,架着*鹤升天了。

而*鹤因为仙人得道飞走了,于是,这里只剩一座名为*鹤的楼阁。

诗的开始很平淡,讲述了有关*鹤的传说,但是,一个空字,一个余字,就生发出许多感慨,这种感慨每一个人都不一样。

哥不在江湖多年,江湖却依然有哥的传说。

而人们共同的遗憾,不能与仙人相遇,也不能与*鹤相遇。

第二联(颔联)与第一联(首联)要接着读,因为第二联重复驾鹤成仙的故事,*鹤重复三次,乘*鹤,留楼名,不复返,就像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
而空字重复两次,一首诗这样几处重复,也只有崔颢敢这样。

*鹤飞走了,千百年以来,只有白云悠悠,于是,这里的空,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。

而(颈联)第三联和第四联(尾联)也要连起来读。诗人从传说的虚空中走出来,遥望江面,只见晴空万里,能够看见江边的树历历在目。而江中的鹦鹉洲已经芳草萋萋,春色正浓。

只是,暮色降临,太阳快要落下了,而乡关在何方?望不见故乡,唯有烟波茫茫的长江没有尽头,于是,心中升起一种惆怅。

是乡愁,是离别的愁,还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,留给后人猜想。

据说有的版本是“烟花江上使人愁”,那就是以乐写哀了。只是,已经日暮时分,江边的花如何能见?

第六首:《登金陵凤凰台》

李白

凤凰台上凤凰游,凤去台空江自流;

吴宫花草埋幽径,晋代衣冠成古丘。

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。

总为浮云能蔽日,长安不见使人愁。

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遨游,凤凰离去了,只剩下凤凰台空空的在这里,台下长江日夜流淌,自由自在。

春秋时代的吴宫已经荒芜了,杂花野草掩埋幽深的路径,东晋人留下的衣冠冢成了古老的荒丘。

云雾间,三山因隐隐约约出现在青天之外,秦淮河流经南京,被江中的白鹭洲分成两条江。

天空中总有浮云遮蔽日头,让我看不见长安,独自平添许多忧愁。

李白因为没有在*鹤楼上题诗,心中总是有一种欠缺,总算在金陵凤凰台上把这个欠缺补上了。

你崔颢有*鹤,我就有凤凰,*鹤会飞,凤凰会游,这不是游泳,而是游走,凤凰也走了,凤去了,台空了,而长江水依然奔流。

*鹤楼有神仙传说,凤凰台有古人的故事,这里曾经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宫殿,可是两千年过去,宫殿早已深深地埋在杂花野草中,这里也曾是东晋贵族的衣冠冢,可是也成了古丘。

诗人追溯历史,缅怀古代帝王业绩和东晋文人的风流,然后从怀古情绪中走出来,望着远处的景色,青山,蓝天,以及把秦淮河分成两条江的白鹭洲(崔颢的是鹦鹉洲)。

当然,这首诗和崔颢的《*鹤楼》一样,最后也落在愁上,李白愁什么?浮云蔽日,望不见长安,心里很忧愁。

李白这首诗看似模仿崔颢,但其实是另辟蹊径。凤凰是古时候祥瑞的象征,凤凰在,盛世繁华,凤凰飞走了,那么,也就预示着繁华不再。

古人修建凤凰台为了留住祥瑞,可是,就像长江东流一样,留不住昔日繁华,留不住王气。

而金陵是六朝古都,这里是当年东吴在这里建都,东晋也定都于此。可惜江山易改,全没了往日的辉煌。那华丽的宫殿和园林早已荒废,那叱咤风云的人物也埋入*土。

而李白登凤凰台时候,大唐盛世也开始衰弱。因此,他不但为个人愁,而是为大唐命运愁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唐诗中与登高有关的诗歌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