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

首页 » 常识 » 问答 » 留住乡愁孟家阿村
TUhjnbcbe - 2023/4/11 8:23:00
沈阳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4769995.html

留住乡愁孟家阿村

17:15

留住乡愁·孟家阿村

孟凡虎

早在元末明初时,在民间就流传着章丘八大景的壮丽诗篇:高耸危山圣井澄,绣江春涨流水声……八景之首的危山,原名无影山,又叫三齐山,在民国以前,是章丘的道教和佛教名山。在这座山的东南山坡下,坐落这一个普通的村庄孟家窝村,这个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——孟阿村。

村民孟庆攸:“孟家窝有两种说法,一个叫阿丘,再一个说法,南边一个沟,芦沟子是一个搭耳,正好和阿子相识,孟家窝正在口子上,孟家窝是一种什么说法,就和官庄和拐庄的一样。”

孟阿村隶属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,在办事处驻地东南2.5公里,全村现有多户,多口人,原耕地面积多亩,山场面积多亩,境内有危山风景区,商周时期的古遗址等人文胜景。据《孟氏谱》记载,明朝初年孟姓由河北枣强迁此建村,全村有孟、周、李、柳、高、郭、马、张、魏、韩等十个姓氏。建国初孟阿村属枣园镇,后来隶属山后寨乡,圣井镇,圣井街道。

村民孟庆尧:“孟家窝是以孟姓为主的宗主村子,周家是老住户,李家是从四家泉子过来的,四家泉子是姓段的、姓李的、姓马的,柳家是从郭沟西傍过来的,当初孟家窝建庄因为人少,约柳家和李家过来客居,是为了防土匪。”

如今,这个村名字的来历已经无从考证,但从《孟子世家流寓章丘旧*支谱》中记载,早在明朝时就已经有孟家窝村这个名称。在《章丘旧*支谱》中记载,孟子第46代即分出一个支派,“始迁亳,再迁云梦、迁山右、迁直隶枣强县,中阅九世……传至55代祖讳子林、子玉、子论等族兄弟七人,于明洪武二年三月二十六日,也就是公元年,自枣强迁还山东,子玉居孟家窝。

章丘地名志中还记载:大明洪武十四年,即公元年,孟姓由直隶枣强大石桥迁居大冶村。隆庆六年(公元年),这支孟氏族人又从大冶村迁居于孟阿村。据老人口口相传,孟阿村孟氏族人可能有三支,在沙窝头居住的是另一支,相传他们是从冀州枣强迁东昌府,也就是现在的聊城,又从聊城搬迁至孟阿村。

村民孟庆尧:“孟子玉这伙,他这五个儿,现在是五大支,八院这伙从大冶迁过来以后,西邻里是孟书鸿,看来是明朝后期的,后来他四个还是五个儿,一个是孟世刚、孟世强、孟劭、孟沃(以上四名族人名讳读音是世刚、世强等,具体名字是什么字以不清楚),他们也是从河北大石桥搬过来的。沙窝头现在的位置就是现在的,从国民子家、孟凡任家,叫南沙窝头,孟凡龙家、孟凡水家,北沙窝头,从北门进来路西里,有五六户。”

直隶古名冀州,就是现在的河北省。

从以上的资料中,孟阿村孟氏族人不管是那一支,他们都是从河北省枣强县搬迁来的。在迁还山东后,他们依山定居,植树造林,开垦荒地,代代相传。在孟阿村爬头街的最南端,一进北门就可以看到一棵参天古树,这棵古槐高十四五米左右,直径1.6米,树冠覆盖面积一百多平方,如今已被济南市绿化委员会编号B7-,列为济南市古树名木。

村民孟庆尧:“从老一辈人传说,建庄的时候,老祖宗栽的,六百五十年以前了,对吧。”

在这棵老槐树的庇佑下,孟氏族人繁衍生息。

多年来,孟阿村的族人也多次外迁,据现存的残谱记载,外迁族人远的国外的定居美国、加拿大,国内的定居*、吉林、北京、天津等省市,近的定居济南、泰安、莱芜、新泰、蒙阴等市县。残谱中记载,六十一代孟利迁据莱芜孟中荣村,六十五代孟容迁居新泰葛沟庄,六十七代孟梁玉外迁莱芜鲁地村,六十八代孟曰贤迁居通州顿丘。在章丘区的境内,明水、埠村、水寨、蒲皇、南明、夏庄、小冶、西鸠坞、滴水泉等村镇也早有孟阿村的族人迁入,而其中迁入鲁地村的孟氏族人已传十二代后人。外迁族人子孙广布,而留村族人也是人丁兴旺,据家谱记载,明清之际曾涌现出六位庠(xiang)生和多位守道、州同、堂典和书吏。

村民孟庆尧:“孟家窝赛北京,周容甲(读音rongjia具体名字不详)坐朝廷,柳沐仁(读音moren具体名字不详)的丞相,孟什么的总兵,都是一些传说,都在二百年以上,作为周容甲有点力气,作为一个国家,抵御外来侵略,对于一个村来说,就是能防土匪,能带领村民保卫村庄,就是庄里的头人吧。”

保家卫国,安居乐业。

为了防范土匪,孟阿村以前还建有圩(wei)子墙和大门,在解放前后,五座大门先后被毁坏,而圩子墙也仅存几十米。古老的墙体帮助村民们躲过了数次匪患,当地人称之为“救命墙”。如今大门早已不见原来的模样,在北大门的东边,还剩下一段高约三米的圩子墙,好像在默默地诉说着昨天的往事。

村民孟庆尧:“沙石圈门有五座,一座北门,两座西门,一座东南门,北门和两西门,这四个门是一个样,修的样式是一样的,东南门里头有一眼井,这个井很好了,这个井跳下去的人很多,但是没淹死一个。北大门上面有打经屋子,五几年的时候,国民*给烧了,后来摘下门盖得后街井屋子,后来扒了西门盖得学校。”

令人遗憾的是,门楼阁子和圩子墙已遭拆除,目前村里只有几座老宅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,成为村里的一道景观。由于年代久远,这几座四合院修建于何时,已没人能说得清,但是对于老宅子当年的原貌和老宅的的主人,许多上了年纪的村民还记忆犹新。

村民孟庆尧:“传说,八院里应该是孟继啥,孟传啥,有一个老爷爷,他比较有知识,有一天从北门进来一个收破烂的,一看他收的一些烧锅,就说你收的这个多少钱?老爷爷就说,我给你三毛你卖吧,卖。收破烂的说你还要吗,老爷爷说,要,你有多少,我要多少,后来收破烂的把鹅庄这套烧锅都给他买来了,等到老爷爷收起来以后,收破烂的说,大爷,你收了我的,你给我说说,这是怎么一回事?爷爷就说,这些不是锡,它是一些草头银。”

草头银就是老百姓讲的涵渣滓多的渣滓银,拿着这些本钱,孟阿村的族人在济南、费县、沂水,开茶庄、卖土布,走南闯北,广开商铺,在发家致富后,他们好善乐施,广布仁义,打井修桥,为村民做了很多善事。

村民孟庆尧:“到了昭字辈的子孙分家的时候,有愿要金条的要金条,有愿要地的要地,孟昭宛就分了十几条金条。”

村民孟庆攸:“北院指的是孟继衢、孟继贞他兄弟俩,兄弟七个五十斤金子分家。”

如今,深宅大院早已失去昨日的辉煌。

改革开放后,村民们各显神通,勤劳致富,有的搞起运输、有的干起建筑,有的搞起养殖,有的外出经商,在赚到了钱财之后,纷纷的回到村中盖起了红砖红瓦的楼房。

村民高刚:“咱这个家是八几年盖得,一直到现在也三十年了,现在咱把这个场景留下来,做个留念是吧,从老的到以后子孙,到时候都拿出来看看,咱就生长在这个家。高家的老家,已经好几辈子了,从老老爷爷到老爷爷,到俺爸爸和俺大爷,一直到俺五个兄弟们都是从这家里生长的。”

一代一代,薪火相传。

从明初孟子玉等先祖建村以来,孟氏、周氏、李氏、柳氏等家族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二十多代。斗转星移,物是人非。如今,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,一个个村庄正在快速的消失。按照章丘区的城镇规划,年夏天,孟阿村已经开始了旧村整体拆迁,也许,在不久的将来,搬进新楼的村民们,他们在讲述起孟阿村时,这个原生态的村落将会成为美好的回忆。

顾问:孟庆攸孟庆尧

摄像:孟凡虎

撰稿:孟凡虎

编辑:孟凡虎王建平

配音:张平轩包装:王建平

上传:李文超

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孟阿村现任村干部:

柳玉杰孟令东郭隆芹李福江

孟祥辉孟宪连张淑兰孟新春

备注:

1、四家泉

四家泉,在危山南边,彭家庄北边,原孟家窝村去亭山的土路旁边,原有段氏、李氏、马氏和柳氏(?)四家居住,后来段氏迁居彭家庄,现彭家庄已无段氏,李氏和柳氏迁居孟阿村。

2、古地名

亳州(bózhōu):亳州古称焦邑、谯城,安徽省下辖地级市,位于安徽省西北部,北部与河南省商丘市相接、西部接壤河南省周口市,南部接壤安徽省阜阳市、淮南市、东部接壤淮北市、蚌埠市。

云梦:一词在先秦古籍中,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,它也是春秋、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。

山右:山西省旧时别称。

3、庠(xiang)生:指秀才

4、章丘八大景诗

高耸危山圣井澄,绣江春涨流水声。百脉寒泉珍珠滚,黉堂夜雪粉妆城。锦川烟雨时时润,龙洞熏风日日清。白云棹罢归来晚,卧看东岭晓月明。

5、危山兵马俑

出土于济南章丘市圣井镇*府驻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风景区半山腰上,是目前山东地区发现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马俑陪葬坑,是“我国继秦始皇兵马俑、陕西咸阳杨家洼兵马俑之后,发现的第三大兵马俑坑。”

6、章丘挖出东周墓

年,济南市考古所在章丘市孟家阿村发掘了章丘孟家阿遗址,这是一处最早为商周时期的古墓葬。经过考古调查和勘探,在东西约米、南北约米、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,共发现商代、东周、唐代、北宋、金代文化遗迹,显示该遗址不仅面积分布广,而且文化延续时代长,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。去年10月至今年1月,考古队二期发掘面积平方米,清理出东周时期墓葬7座,商周时期灰坑39个、房址1座。墓葬中出土一批东周时期陶鼎、豆、鬲、罐、盆、匜、铜剑、骨簪等文物,商周灰坑出土陶鬲、豆、罐、簋等重要文物,以及大量陶器标本和石器、骨器等。

7、北宫玄武虚危,三齐之分野

——无影山、危山、三齐山历史溯源

作者:翟伯成

位于章丘区西部圣井街道办驻地南面的危山,古称无影山,又称三齐山,是一座独立于山区和平原之间的砂石山陵。过去古木参天,碑碣林立,到处是廊庙殿宇、亭榭楼阁,享有“小泰山”之盛誉,为“章丘八景”之一。

一、玄武虚危,齐之分野

危山之名与天文星象有关。远古时期的危山叫无影山。相传过去在玉皇阁的东南面有一块奇石,每到夏至的午时三刻,人立石上无影,故名无影山。据《史记·天官书》载:“北宫玄武虚危,齐之分野。”《晋书·天文志》记载:“自须女八度至危十五度为玄枵,于辰在子,齐之分野,属青州。”玄枵是十二星次之一,源于华夏民族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。虚、危皆为北方星宿的名字,是星宿方位的标识。“在天成像,在地成形”,上有“玄武虚危”之星,下必有秀丽之山峦,无影山恰位于二十八星宿的危星下面,故名危山。危山对应着二十八星宿中的危星而得名,“主天府、天市、架屋”(《晋书·天文志》),乃祥瑞之山脉。

到了西汉文帝十六年(公元前年),刘辟光被封为济南王,治所在平陵城,亦称平陵王。景帝三年(公元前年)刘辟光参与“七国之乱”,兵败后自杀。汉景帝闻之,以为其“被迫劫为谋,非其罪也”,遂选风水宝地厚葬之。危山因位于济南国都城东平陵城的南屏,脉接泰岱,汉景帝就命人在山顶之上修筑了一座巍峨高大的陵墓,以重礼将平陵王厚葬于此。据传此墓采用生铁汁浇铸而成,这就是矗立山巅的“铁墓”。此后,危山又俗称铁墓顶。这在清道光十三年《章丘县志》中有详细的记载。

二、三齐连鲁甸,千里望幽州

在古代,星宿分野是华夏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。占星家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相对应,称作分野。古代占星术认为,地上各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,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。分野大约起源于春秋战国。最早见于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等书,其所反映的分野大体以十二星次为准。后又因十二星次与二十八宿互相联系,从而两种分野在西汉之后逐渐融通。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、州之分野,反之亦然。危山对应危星,“玄武虚危,齐之分野”,齐指齐地,即三齐之地。又据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八年》记载:“玄枵,虚中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玄枵有三宿,女、虚、危。虚危在中。”《尔雅》也以虚宿为标志星。就是说:虚危在十二星次“玄枵”之中央,下主三齐之地。故此山之名既与二十八星宿有关,又与分野三齐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。作为标识,是分野三齐的地理坐标,本意乃分野三齐之中心地标。

明代大文学家李开先深谙其理,曾在《三月二十八日同众客游危山》一首诗中写到:“三齐连鲁甸,千里望幽州”,可见此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,民间也有众多三齐山的传说故事。

三齐之名的由来最早与项羽分封有关。公元前年十月,刘邦灭秦,项羽分封诸王,项羽将齐国故地一分为三:以田都为齐王,都城设在临淄(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,以田巿为胶东王,都城在即墨(今山东平度东南),以田安为济北王,都城在博阳(今山东泰安东南),三齐后来成为山东的别称。在山顶还有三齐庙、三山门等,传说故事颇多。

三、庙宇连酒肆,野市纷无已

正因此山在三齐的中心位置,位于“盖青齐之喉襟,登泰莱之要冲”的济左走廊上,又对应着天上的“虚危”吉祥星宿,故自古以来人文历史厚重,古迹众多。

山上有众多的名胜古迹,最著名的有铁墓顶、圣井、四贤泉、琵琶湾、一百(柏)单二孔桥、石门夜象等。

铁墓顶即济南王刘辟光墓,亦称平陵王墓,至今无人开启。明代文学家李开先多次登临铁墓顶,留有《醉游危山铁墓顶》一诗,云:“数尺飞藤手自攀,须臾身在白云间。模糊醉眼不知处,错把登山当下山。”

圣井位于危山北侧,相传隋朝末年,天下大旱,危山一带三年不雨,大地龟裂,寸草不萌。一日,有僧人自称从天竺国来,问土人为何面带愁容。土人说:“三年不雨,别说种地,连吃水也难啊。”僧人以禅杖指地说:“这是一块风水宝地,下面有甘泉,可浇灌良田。”土人在他指的地方挖石砌井,果然喷泉涌流,泉水如注,保住一方生灵,人们都说那僧人是活佛下凡,就把这眼井起名叫圣水井,井前立一石碑,上面刻着:“家兴泉自出,地旺水长盈。”据明弘治二年,所立的石碑记载:“古迹有圣井之名也。方遇旱年,垂瓶口悬于井半,若恳虔心祈祝,水为方满,即时作霈,然后降雨,苗稼长茂。”章丘学者牛天宿在危山题诗立碑,其《圣泉》诗云:“危山九仞矗晴空,一水盈盈石窍中。断壁雨来声淅沥,层岩高过影溟濛。味甘不羡江心美,源远疑从海底通。到此烹茶消内热,应知两腋自生风。”

四贤泉在山南面。据说古代有位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危山,饮于此泉,时有四大臣伴驾,赐名四贤泉。

琵琶湾位于东岭小泰山之右,状如琵琶,翠柏环绕,风鸣柏涛,如弹琵琶之声。当地人称笸箩湾。

一百(柏)单二孔桥在危山北涧二虎庙前,旁有一柏,中为两孔石桥,故名一百(柏)单二孔桥。汇泉长流水通过此桥,流经山后寨村西的汉画石桥后注入平陵城的护城河。

石门夜象在东岭,上有一座石门,夜晚登临,有时可见幻景,如海市蜃楼一般。圣井旁、陵墓侧,历代建祠立庙,植松种柏,至明清已成为颇负盛名的游览胜地。

过去危山上有雄伟壮丽的古建筑群。最早的记载见于宋神宗年代的碑记,可知汉代便修了庙宇。明代曾大修两次,清代光绪年间南刘庄人刘典又募捐重修诸神庙。当年殿堂毗连,气势宏伟,庙宇之多冠于齐鲁。

自北宋神宗年间,此山便设有香火会,一年两次。农历三月二十五日花朝节,供奉泰山奶奶,三月二十八日纪念少昊皇帝生日举行香火会。到明代,香火会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山会。清代,香火会改为庙会,一年两度,分别在春夏之交的四月初八和秋后的九月九日重阳节。香客除进香外,一般还愿都于四月初八这天,加之送子观音、送生娘娘等神奇传说,香客往往摩肩接踵。这一天,寺僧身披袈裟,大开庙门、殿门,天不亮即摆上贡品,颂经上香,迎接进香客人。重阳节更是登高远望,进香许愿之时,上至官宦富豪所需,下到农家日用家具,衣食住行、婚丧嫁娶之物皆有所备。庙会开始,必须有济南的针篦棚安扎停当,方可开幕。针篦棚的会标一面绣有公鸡,一面绣有蝎子,象征镇压一切邪恶。针篦棚十分热闹、人数甚多,自然少不了济南的刘家功夫针铺。每个经营者以席片布蓬搭成像座房子的门面铺,前设桌台,后有货架,摆放着杭州梳子、苏州篦子、胭脂粉、剪子、刀子、针线等女红用品。商人多从远道而来,对购物者百挑不厌,百叫不烦。庙会期间,各类剧团、杂耍纷纷前来助兴。说书的、唱戏的、打拳的、卖艺的,应有尽有,无所不包。山会期间,商贾游客漫山遍野,每日多达数万人。不但省内青岛、济南、兖州等地,且东北、天津、苏杭等地的客商也纷至沓来贸易经商,以至危山庙会在全国也小有名气。

山会以铁墓顶为中心,南面主要是娱乐区,北面主要是商贸区。从北面二虎庙上山,依次是木货市、皮货市、铁货市、扫帚市、杈子市、布袋市、笸箩市、箱子市、大囤市、家具市、百货市、玩具市、杂耍市、山果市、肉市,还有棺材市。饮食业有水馆、菜馆、包子棚、杂食处等。铁墓顶四周是牲口市,骡马数千头。传说,再桀骜不驯的牲畜来到这里,也会俯首帖耳,因为平陵王刘辟光就是驯马的能手,专门降服各类牲畜。庙会期间,山顶帐棚如浮云,货栈成街市,摊点星罗棋布,旗幡灿如彩霞,到处五光十色,琳琅满目,令人目不暇接,一派兴隆盛况。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:“北京城、天津卫,不如逛逛危山会。”旧时,庙会设有八村管理委员会,由彭家庄、孟家阿、东姚村、西姚村、张官村、山后寨村、小冶村和三亭山村联合组织管理。年抗日战争开始,农历四月初八举行了最后一次山会,之后因战乱而终止。

旧时,三齐山因位于泰沂山脉以北、济水之南的“济左走廊”上,上应危宿,下临三齐;东有绣源河、西有武源河,人文蔚起,古迹众多,是佛教、道教的传播中心。至今,山南面有唐代兴国寺古建筑群;北面有宋代运粮河、元代和尚塔碑;东有孟家坞汉画像、姚庄元代壁画群;西有鸡山石刻、*土崖汉画像等诸多古迹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留住乡愁孟家阿村